家住湖南省邵陽市洞口縣的王友國老人,已經84歲了,他因患半身不遂,癱瘓在床。而他的老伴李秀梅,也是66歲的老人,根本無力照顧他。
萬般無奈之下,王友國讓老伴找人,把自己抬到了大兒子王力的家門前,請求兒子贍養自己。
但令人沒想到的是,王力和妻子拒絕讓老人進屋,并用惡毒的話語咒罵父親:讓他去死在馬路上,也不要找兒子的麻煩,再敢上門就用刀砍死他!
看著翻臉無情的兒子,王友國只能好求助社區,希望通過調解,讓兒子收留他和老伴兒。
看到王友國父子關系如同仇敵,調解員便明白:他們之間一定有著很深的積怨!
為了化解這對父子間的矛盾,調解員決定先了解事情的癥結所在,揭開真相,化干戈為玉帛,讓這對父子握手言和。
做生意賺上錢與發妻失婚,連換八個老婆
調解員來到了王力家中,當說明來意之后,王力一家人的情緒瞬間炸裂!王力的妻子第一個站出來辯解。從她的口中,調解員了解到一個不一樣的王友國老人。
之前,調解員從王友國本人口中得知,他年輕的時候在城里做生意賺了一些錢,因為和前妻性格不合,就在兒子王力上小學的時候,夫妻二人就離了婚。
這之后,王友國又組建了新的家庭,兒子王力便和前妻生活在一起。雖然如此,他還一直惦記著兒子,經常回家看望,就在兒子結婚買房時,他也拿出一部分錢資助。
王友國認為,自己曾經為兒子付出過,如今他年老不能自立,兒子就有贍養他的責任與義務。
而王力的妻子卻說,王友國因為做生意賺了錢,就開始在外面花天酒地,與很多女性有染,對王力母子不管不顧。後來他嫌棄發妻又老又丑又礙事,便提出了失婚。
王友國失婚時,根本不為妻兒考慮,他卷走了家里所有的錢,就和另外一個女子結婚了。
再次成家的王友國并不消停,因為手里有幾個臭錢,先先后后換了八個老婆,明媒正娶了六個妻子,還生下了十幾個孩子!
王友國喜新厭舊,和結婚的女子過膩之后,他就沒事找事鬧失婚,只要對方同意分手,他便支付2萬塊錢作為補償。他和這些女人生活的時間都不是很長,最短的一個僅有三個月。
王友國的這些所作所為,在當地是家喻戶曉,也算是個「名人」。提起他的故事,背后都是戳脊梁骨的人,讓作為兒子的王力羞愧難當,感覺在人前抬不起頭!
年老后生活不能自理,找長子盡贍養義務
王力告訴調解員,妻子所說的一切都是事實,父親王友國拋妻棄子40年,只顧自己風流快活,如果不相信,可以隨便找個當地的人去打聽。
他說因為有這樣的父親,自己從小就被人歧視,性格也變得很自卑。成年后也是自我調整心態,走出了父親留下的心理陰影,又憑借吃苦耐勞努力打拼,才買了房買了車,有了如今的安定生活。
王力說,他窮的時候父親對他十分冷漠,沒有管過他,如今父親年紀大了,癱瘓在床,看到自己的日子過得富足,才找上門來。
而之前與王友國結婚的幾任妻子,也為他生下了十幾個子女,他一概不去找。就以長子為借口,硬逼著他盡贍養義務。
王友國這樣做,在王力看來,都是受到了繼母李秀梅的唆使,她嫁過來就是貪圖錢財,卻沒想到王友國已經成了空殼。看到無利可圖,繼母想把手伸向王力撈一把。
這麼多年,王友國不止一次找到王力,哭著鬧著要王力為自己養老送終。還獅子大張口,如果不贍養他和老伴,就分出一半房子和一半田產給他們老兩口!
王友國的要求遭到了王力的拒絕,他將兒子一紙訴狀告上了法庭,向王力索要醫療費和每月1500元的贍養費。
庭審時,王力認為贍養父母是子女應該盡的義務,所以他也沒有反駁,接受了父親提出的條件。
但讓王力沒想到的是,拿上錢后的王友國還是不滿足,非要和現在的老伴兒住進王力家,讓他盡孝道。
如此三番五次的吵鬧,王力和父親徹底翻臉,他說寧可去坐牢,也不愿再管王友國!
調解員聽了王力夫婦的一番話,心里也起了疑惑,孰是孰非一時間難下定論。
調解員又找到王友國,將王力的一些話轉述給了他。他聽后,承認自己年輕的時候,曾經做了一些對不起家庭的事情,但這都不能作為兒子拒絕贍養他的借口!他一再強調自己管過兒子,兒子不管他就是忘恩負義。
王友國還解釋說,王力之所以恨他,是因為兩個原因,一是他和原配失婚后,對王力母子管得太少,沒有盡到做父親的責任。
二是在王力九歲的時候,因為家境貧困,難以養活那麼多人,王友國偷偷地將王力下面的一個弟弟和妹妹送了人,致使兩個孩子至今都沒有下落。就是因為這些事,王力對他一直懷恨在心。
為老有所依和老伴失婚,被兒子接回家中
一提到往事,王友國的內心不再平靜,他流下了悔恨的眼淚,反復念叨當年做了對不住孩子的事情,請求王力的原諒。
如今的王友國,妻子無力照顧他,其他十幾個子女家庭條件也不好,他也沒有盡到父親的責任,孩子們都不愿意認他。他唯一的希望就是長子王力,但愿王力能夠看在父子親情的份上,把他接回家照顧。
調解員將王友國懺悔的話告訴了王力,王力和妻子商量后,他的心又軟了。他覺得父親縱有千般錯,畢竟生下了自己,養育了自己近十年,作為兒子他應該報答這個恩情。
在調解員的勸說下,王力愿意把父親接回家,但他提出了一個條件:接父親回家可以,但前提是父親必須失婚,否則就算告到天上去,他也不接受繼母進家門!
王力的條件給王友國出了一個難題:選擇老伴還是兒子?權衡利弊之后,王友國還是向老伴兒提出了失婚。
王友國的選擇,也正是現在許多再婚老人的無奈:一方生病,另一方無力照管,只能依靠兒女來解決時,也就是半路夫妻分手之際,各回各家,各找各的兒女!
為了老年有依靠,王友國提出了失婚,李秀梅堅決不同意,她說當初為了嫁給王友國和自己的家人鬧翻了臉,搞得眾叛親離。
如今王友國只為自己,拋下她不要了,這十幾年來,她當牛做馬伺候著丈夫,沒有功勞也有苦勞,讓她空手離開,她的晚年生活怎麼辦?
最終,王友國將自己的房子留給了李秀梅,兩個人辦理了失婚手續。王力才將父親接回了家中。
一場父子糾紛就此被化解,看似調解圓滿成功,但許多根深蒂固的問題就擺在那里。至于王友國回到兒子家中會是什麼樣的待遇,便不得而知了。你覺得會有怎樣的結局,歡迎在評論區留言。
結語
老話說,種豆得豆,種瓜得瓜,一切福禍,都是自作自受。王友國年輕時自私自利,只管自己風流快活,沒有盡到父親的撫養責任和義務;老年后生活不能自理,然后用「生養之恩」道德綁架兒子對他負責。這樣的父母,理當受到譴責!
所幸王力不像其父,他倒是有情有義,摒棄前嫌,最終接納了父親,讓王友國的晚年老有所依。
自古以來,你養我小,我養你老,上行下效,這才天經地義。所以,為人父母要盡心盡力地撫養好自己的子女,為人子女要心甘情愿地贍養好自己的父母。母慈子孝,天倫之樂,傳統美德,綿延不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