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你必須和我兒子復婚,否則我天天纏著你。」老太太被兒子趕出家門,不給贍養費,靠借錢度日。這天,她終于在大街上見到了兒媳,僅拉著不放手,兒媳憤怒地說: 都是你這個老太婆自找的。
1
65歲的姚尚秀在半年前,原本是在鄉下和老伴一起住,倒也是逍遙自在,但兒子陳海民對父母說,要他們去城里享福。
姚尚秀一聽特別開心,兒子孝順,他們自然樂意去城市享受生活,于是把家里值錢的東西變賣,也把財產都給了兒子。
但還沒到半年,兒子兒媳就對他們老兩口大變臉,千方百計想把他們趕走。
前段時間,姚尚秀和老伴從外面散步回去,發現他們的行李全部被扔了出來,門鎖也全部換了,兒子兒媳更是避而不見。
兩人不得已在附近租了一間房子,由于手里沒有多少錢,吃上頓沒下頓的,被逼無奈只好靠借錢度日,手中已經有好幾張借條了。
所以姚尚秀找來調解員尋求幫助,讓兒子兒媳出贍養費。
調解員為了弄清楚真相,找到兒媳鄧春燕,但是鄧春燕一看到婆婆也跟著,扭頭就走。
眼疾手快的姚尚秀上去就拉著鄧春燕的包包不放手,要她支付贍養費,鄧春燕幾次都沒有掙脫開,氣憤地說:「跟你說,我沒有婆婆,沒有老公,我只有兩個孩子,現在跟你一點關系也沒有。」
姚尚秀沒有聽明白,但調解員明白了,問鄧春燕,你失婚了?
得到肯定后,一旁的姚尚秀絕對不相信,因為兒媳和兒子一直感情很好,不可能說失婚就失婚的,一定是兒媳騙自己,為了逃脫責任。
鄧春燕氣急:「以前你什麼都要我給你買,電視機要我買,洗衣粉要我買……」不等鄧春燕說完,姚尚秀連忙阻止,就差點要捂住鄧春燕的嘴了:「這點東西還說,你要點臉吧。是不是覺得你很厲害。」
兩個人激烈地爭吵,姚尚秀怒斥兒媳拿了他們的錢就把他們趕出家門,忘恩負義,而鄧春燕也指責姚尚秀整日惹是生非,鬧得雞犬不寧,讓他們本來幸福的家庭攪和得支離破碎。
姚尚秀大聲說:「如果真失婚了,就趕緊和我兒子復婚,否則我天天纏著你。」鄧春燕都要被氣笑了: 都是你這個老太婆自找的。
2
調解員把他們拉開后,就到了民政局,經查證,幾天前,鄧春燕和陳海民的確離了婚,房子都歸鄧春燕,陳海民凈身出戶。
得到消息的姚尚秀覺得事情大有蹊蹺,認為兒子兒媳一定是假失婚,為了逃避贍養責任。
為了弄清真相,調解員再次找到鄧春燕,問她為什麼失婚,提起這件事,鄧春燕情緒低落,眼淚不住地往下流。
她說把公婆接到城里住后,她包攬了所有的家務活,只要公婆有什麼需求,她必定想辦法滿足。
連內褲都是她親自買的,可婆婆不知足,啥活不干,還耀武揚威,整天嫌這做不好那做得不行,經常為一點小事都對她非打即罵,有時還會上口咬她。
久而久之,她和老公都厭倦了這樣的生活,先是冷落公婆,但他們不知道收斂,仍然天天找事,鄧春燕忍無可忍提出了失婚。
陳海民也覺得對不住鄧春燕,心甘情愿凈身出戶。
接著鄧春燕又爆料,早在幾個月前婆婆就把他們夫妻倆告上了法庭,說不贍養他們,判決結果是,根據夫妻倆的實際收入情況,每個月支付公婆600元的贍養費。
但是婆婆嫌少,每個月她想要3000元,逼得他們夫妻最終以失婚收場。
但現在的情況是,陳海民自從失婚后不見人影,手機號也注銷了,姚尚秀根本找不到兒子。
調解員找到當地員警求助,說老人畢竟養大了兒子,不能因為矛盾就不贍養,員警在電話中說,他們去調解過這家的矛盾,老太太太固執,很難調解,但他們會盡力聯系陳海民,至于會不會見父母,那是他的事。
這個時候鄧春燕給調解員透漏,陳海民不想見父母,他心里也很難受,不管做什麼父母都不理解他,只會挑事怪罪他,過得很累,其實陳海民是很孝順的。
剛結婚時,他們也是和公婆在鄉下住,就是因為婆婆愛找事,日子過不成,他們夫妻倆才在城里買房,他們家窮,買房錢還是鄧春燕娘家湊的。
本來以為隔那麼久,老太太的脾氣會有所改變,才把他們接過來享福,可是發現他們的到來再也沒讓他們過一天安穩日子。
調解員終于明白,問題不在兒子兒媳身上,而是在這對老人身上,通過采訪鄰居親戚,得到姚尚秀的風評很不好,基本上都被她罵過,也都說矛盾都是老太太作出來的。
再次問姚尚秀,你們打算怎麼辦?還想見兒子不?
姚尚秀說,不想見了,他是一個白眼狼,把他養大,他卻不想贍養我們。
接下來,姚尚秀準備再次起訴兒子,讓兒子兒媳承擔起贍養的義務。
3
自始至終,姚尚秀都認識不到自身的問題,兒子兒媳做得夠好了,但老太太永遠不知足,只認為理所應該,想要更多。
原本夫妻恩愛,家庭幸福,硬是被老太太活活拆散。
作為老人,和兒女最好的相處方式就是界限感,不要涉入到他們的小家庭里去,年輕人有年輕人的小日子,老年人也有老年人的晚年生活,兩代人本來就有代溝。
稍微有點距離才能產生美。
對此你們怎麼看?歡迎留言評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