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年頭借錢的是孫子,要錢的是大爺,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,但凡提到錢,身邊的人就會避而遠之,甚至說「談錢傷感情」。
多年不見的朋友,在微信上主動找你聊天,十有八九就是問你借錢,到後來大家都形成了默契,當別人提及存款時,就會下意識調侃自己是月光……
種種現象不過是在為一件事做鋪墊:別來找我借錢。但凡明白人都知道,借錢容易,還錢難如登天,問對方要錢各種手段都不好使,常常被逼到崩潰,不僅關系涼了,錢也沒要回來。
然而,關于討債更多的心酸說不完……
一位網友拍下了路邊這樣的一幕,讓人感慨萬千:
兩位老人在寒風中跪在地上,正在問朋友要錢,而這筆錢是很久之前老人借出去的,老人心地善良人也很實在,借錢時通過給對方了,留下的證據不多,如今到了還錢的時候,對方卻翻臉不認賬,表示手上沒有錢。
「我兒子快要結婚了,但是沒錢娶媳婦,求求你了,把錢還給我們吧!」
聽著老人哀求的聲音,路人也感到不舒服,可憐天下父母心,誰家都有老人,誰能保證自己永遠不老?他們不應該遭到這樣的對待,當初借錢的時候說得好聽,怎麼履行承諾時又是另外一副面孔?欠錢不還的人,真是把虛偽二字貫徹的淋漓盡致。
不得不說,現實生活中有錢不還的人最為可惡,借錢的時候「占便宜」,還錢的時候「不道德」,根本不把關鍵當成一回事,甚至還振振有詞,和他們講道理完全是行不通的。
因為他們自始至終就沒有憐憫之心,將厚臉皮視為一種生活狀態,難怪說,借錢容易要錢難,當誠信變成一種廉價,以后誰還敢問別人借錢?
任憑兩位老人跪在地上,怎樣的苦苦哀求,欠錢不還的那位還是在用各種理由搪塞,將時間拖了又拖,明眼人都知道這筆錢如果不通過法律途徑爭取一下,恐怕很難還回來,就算拿回來也失去了應有的價值。
老人是著急了,眼看婚期將至,孩子就要把媳婦娶進門,如果沒有錢,這場婚事就會打水漂,多少父母一輩子操心煩憂,只是為了讓孩子過上安穩順利的生活,娶妻生子哪一樣不花錢?沒有物質基礎又怎麼能讓女方心甘情愿嫁過來?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,一張牌倒了后面的也會倒。
也許有人會說,對于欠錢不還的行為,應該通過法律手段追回,他們又何嘗沒有想過?但是這筆官司仗一旦打了,時間長短暫且不說,欠錢不還者若是朋友或是親人,關系性質也就變味了,許多農村老人思想單純,都是秉承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,即便自己委屈受罪,也不愿意惹麻煩,這也變成了容易被欺負的對象。
不管怎麼說,如果不能用道德來約束對方不還錢的行為,那麼法律便是最好的途徑,善良本沒有錯,被別有用心之人利用,善良就變成了軟弱,這筆錢于情于理都應該按時歸還,別為自己的行為找借口,看在兩位老人苦口婆心的份上,還是還了吧!
借錢時見人心,還錢時見人品。當初對方選擇把錢借給你,一來是看重人情,二來是出于信任,誠信是最寶貴的財富,躲得了初一,躲不了十五,更不可能躲一輩子,不及時還錢的人過不了多久就會名譽掃地,從此往后愿意靠近你的人就越來越少。
眼看就要過新年了,該清賬了!
把欠的錢都還了,給別人舒心,也讓自己安心,難道不好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