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扶弟魔」的可怕之處在于無形中的道德綁架,拿「親人」作陪,將自己的小家與原生家庭牽扯不清。
無論男人還是女人,應該明白一個道理,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,結婚后要從原有的家庭中分離出去。
有些姐姐實在糊涂,為了幫弟弟,不惜毀了自己的小家,大把的錢往原生家庭送,美其名曰「幫扶」弟弟,實際上是一種自私的行為,壓根沒把自己的老公當成一回事。
就是苦了某些男同胞,辛苦賺的血汗錢最后成了別人的嫁衣,不僅夫妻不和,更有人鬧到了失婚的地步,作為過來人,我真心替他們感到不值。
不要以為這樣的故事是個例,一位江西女子爆料,她和老公就因為幫扶弟弟而鬧了矛盾, 起因是女子在沒經過丈夫的商量下,偷偷轉給弟弟60萬元積蓄作為房子的首付,而這筆錢是他們兩口子30年來全部的存款。
得知真相后丈夫在家崩潰,大吼著鬧失婚:我跟你過不下去了,既然那麼想幫他,那不如你和弟弟過吧!
故事的男主人公李剛(化名)是一位地道的農村人,他為了多賺錢,年輕的時候時常背井離鄉在外打工,干過工地、扛過沙包,做過各種體力活,好不容易攢下了些辛苦錢準備一部分拿出來給孩子用,另一部分作為養老的本金,可沒想到妻子眼都不眨,把錢都給了比她小20歲的弟弟買房用。
女子不以為然,并不認為自己有錯:我就這麼一個弟弟,老人也沒有賺錢的能力,全家上上下下就靠我,幫幫他怎麼了?
弟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,女朋友稱沒有房就堅決不嫁,他剛入社會,賺的錢能養活自己就不錯了,拿什麼指望買房?作為姐姐,總不能眼睜睜看著弟弟娶不上媳婦。
公說公有理,婆說婆有理。只是立場不同,沒有誰對誰錯,女子作為姐姐想幫助弟弟的心情可以理解,但是卻沒有理解丈夫的不易,如果尊重老公的意愿,那麼給錢的時候就應該提前和老公商量,畢竟這筆錢不是個人的積蓄,而是夫妻的共同財產。
李剛不認為妻子的行為是正確的,一氣之下提出了失婚,即便是分開也要把自己那筆錢拿回來,親人有困難,不是不幫, 而是妻子壓根沒把他當成一回事,在處理利益分配上,不尊重家人的決定,也沒有和任何人商量,私自擅作主張,如果你是當事人,會不會認為自己像個外人?
最后,有一部分網友支持李剛失婚,即便是要離,也要把屬于自己的錢拿走,但是作為過來人,我認為如果兩口子在其他問題上沒有意見不合,只是因為這一件小事就要鬧得雞飛狗跳實在不值,金無足赤,人無完人,每個人都有私心,錢給出去了就很難要回,既損失了錢,又失去了人,豈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?
因此,我希望他能心平氣和地與妻子講談,并且將此事與妻子的弟弟協商,60萬不是一筆小數字,怎麼給出去的,又何時歸還,總要給個結果。
現實生活中類似的例子太多了,多少人拎不清原生家庭和自己的小家,將婚后賺的錢拿去扶持自己的親人,到頭來被指責了還說老公小氣。說實話,如果家是這麼碎的,真是不覺得可惜,因為你不懂得珍惜和維護,丈夫也會覺得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。
如果你是男人,面對妻子的這番舉動會如何選擇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