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春節剛過,家住河南的王秋花(化名)就找到了當地一家情感調解機構,幫助勸解她的大兒媳婦回家。
據王秋花說,半年前她的兒媳琳琳(化名)回了一趟娘家,結果就一去不回,撇下三個孩子:一個6歲,一對一歲多的雙胞胎,不管也不問。
她和丈夫王華帶著三個孫子,實在招架不住,打電話給兒媳,兒媳電話都不接;她讓兒子去接兒媳回家,卻被親家母趕出了家門!
眼看著天氣轉暖,王華還要去工作,小兒子訂婚在即,一家人忙得不可開交,兒媳卻躲出去享清閑,連自己的孩子都不管。王秋華是急火攻心,整宿睡不著覺!
實在沒轍了,王秋花才向調解機構求助,希望調解員能把兒媳勸回家。
那麼,王秋花的兒媳為何要離家出走呢?這場家庭糾紛能化解嗎?我們一起往下看。
未婚先孕,婚禮被婆家輕視
調解員聯系上王秋花的大兒媳琳琳,她主動約調解員見面,說自己有一肚子的委屈,正無處傾訴。
見到琳琳之后,她對調解員說,她和公婆之間的矛盾,早在七年前就產生了。
2014年冬季,琳琳經朋友介紹認識了丈夫王磊,兩個人性情相投,相處一段時間后,就確定了戀愛關系。
一切順理成章,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,王磊的母親王秋花卻對這門親事不贊成,她在琳琳第一次上門時,就覺得琳琳不像一個會過日子的人,勸兒子結束這段感情。
但王磊表明態度:非琳琳不娶!王秋花這才勉強同意了這門親事。
接下來,雙方父母坐在一起定親時,因為彩禮問題,又出現了一些不愉快的插曲。琳琳的母親認為,她未來的婆婆太刁鉆,不是個善茬,勸她最好別嫁,嫁過去日子不好過。
原本一對有情有義的戀人,卻夾在雙方父母之間,不知該如何是好。正在此時,琳琳懷孕了,雙方父母這才各退一步,王秋花和丈夫也開始著手操辦兒子的婚事。
當時王秋花買了一套新房,還沒有裝修,她告訴琳琳房子早晚是他們小兩口的,只是裝修來不及了,先租房當婚房。琳琳同意了。
2015年春季,琳琳和王磊準備結婚。
婚禮當天,婆婆王秋花明明說好了買三金,卻只送來一枚鉆戒。
琳琳的母親得知后十分生氣,認為男方家就是欺負女兒有孕在身,不嫁也要嫁,不把女兒放在眼里,所以她阻止女兒出嫁。
此時,男方家里辦著筵席,賓客滿棚都等著看新娘,而新娘卻遲遲不上車。兩家人為此徹底撕破臉,婚禮當天大鬧一場。
大喜的日子鬧得不可開交,琳琳也是左右為難,不知道該向著哪邊好。
幾天后,王磊上門接琳琳,她還是決定回到婆家,和丈夫安心過日子。
在走出娘家門的時候,她的母親嚴厲地說,只要她踏出娘家門,她們母女情分自此了斷!
琳琳咬咬牙向母親鞠躬,毅然回到了婆家。這之后,整整七年她都沒有踏進娘家門半步。
房子給了小兒子,大兒媳生氣回娘家
為了不被人輕瞧,也為了讓母親放心,琳琳一直努力經營著自己的小家庭。她第一胎生下一個兒子,幾年后又生下一對雙胞胎,夫妻二人感情一直很好,公婆也經常幫他們帶孩子,琳琳心里也很感激他們。
七年里一家人生活得平淡幸福,卻不曾想小叔子的婚事,讓琳琳的內心完全失衡:公婆居然將當年答應給她的新房,給了小兒子王亮。
琳琳一家人一直租房居住,她和丈夫曾向公婆提過搬家,但婆婆總以各種借口和理由阻止。琳琳覺得早晚都是自己的房子,加上孩子太小,剛裝修的房子不適合居住,搬家這件事就一拖再拖。
但讓琳琳沒想到的是,這套房子的房產證一開始就寫著小叔子的名字,當初婆婆只是哄她嫁過來!
如今小叔子王亮要結婚了,定親的方方面面都超過了當年的琳琳,可見公婆對小兒子婚事的重視。
琳琳回想當年自己寒酸而潦草的婚禮,心里一時想不通,她給丈夫說了句「回娘家」就離開了。
回到娘家后的琳琳,在見到母親的那一瞬間淚如雨下,她后悔當初沒聽母親的話,到頭來還是被婆婆算計了。
琳琳的母親勸她在娘家住下來,如果婆家不給個說法,就一直不回家!就這樣,雙方一直僵持了半年之久,婆家才想到化解這場矛盾。
從琳琳的一番話里可以看出,王秋花夫婦在兩個兒子的婚事上沒有一碗水端平,厚此薄彼,才造成如今的局面。
都說解鈴還須系鈴人,想讓琳琳回家,還要王秋花夫婦就房子這件事給個合理的說法。
調解員把琳琳的話說給了王秋花聽,她十分為難地表示,小兒子婚事已經定了,沒多久就要結婚,如果沒房子,這門親事就黃了!
她希望調解員去做一下大兒子王磊的工作,讓他勸自己的妻子回家。她覺得,這件事兒子的態度明顯偏向兒媳,也有可能是兒子不讓兒媳回家,兩口子有意給父母出難題。
兄弟情深,一家人和好如初
都說清官難斷家務事,王秋花夫婦不單單只是和大兒媳有矛盾,他們和大兒子之間似乎也存在著隔閡。為了化解一家人的矛盾,調解員把王秋花夫婦及兩個兒子都約到了一起。
面對調解員,王秋花的大兒子王磊,終于在父母的面前吐出了壓在心中的積怨。
王磊覺得父母太過偏心,當初他結婚時,父母的確不上心,很多事情都是湊合。也許在他們眼里,自己的妻子琳琳已經懷孕,不嫁也要嫁,沒有那麼多條件可講。就連說好的房子,也是采用欺騙的方式。如今他有了三個兒子,家庭負擔很重,還一直租房住,而父母卻把房子給了弟弟,他對父母的做法十分不滿。
對于大兒子的抱怨,王秋花解釋說,王磊結婚時,他們的條件不如現在,所以操辦婚事是簡單了一些。但王磊結婚后,他們老兩口一直幫著帶孩子,也補貼了不少。至于房子,當初是口頭答應了,可如今小兒子老大不小了,婚也定了,他們暫時拿不出買房子的錢,只好將那套房子給小兒子當了婚房。
王秋花談到房子時,內心也覺得愧對大兒子,她和丈夫商量后,決定把老房子給大兒子。等老兩口打工掙點錢,給大兒子補上差價。希望王磊體諒父母的難處,不要跟弟弟爭房子。
得知因為房子大嫂回了娘家,一直默默不語的小兒子王亮(化名),走到大哥王磊身邊坐下,拉著他的手很真誠地說:他知道因為自己結婚,父母偏了心,他讓大哥放心,他不會忘了兄弟之情,婚后他和妻子一起幫助大哥一家人。
弟弟的一番話也感動了王磊,他說自己現在也是父親,能體諒到父母現在的難處,之前的事情,他不再計較。他也同意將房子讓給弟弟,至于妻子琳琳那邊,他相信以他們夫妻的感情,琳琳一定會回家照顧孩子。
就這樣,經過調解員的勸說,王秋花夫婦和大兒子之間化解了心中的隔閡,和好如初。
事情到了這里,算是個圓夢結局吧。但問題來了,王磊能將妻子從娘家接回來嗎?畢竟琳琳的母親還在為她「出謀劃策」,她究竟是聽母親的,還是丈夫的呢?你對這件事怎麼看?歡迎在評論區留言。
結語
俗話說手心手背都是肉,可手心的肉永遠比手背厚。就像父母對待兒女,總要厚此薄彼,很少能一碗水端平。
但明眼人也能看出,父母偏心的那個子女,要麼是子女中最弱的那個,要麼是子女中最有本事的那個。
子女問題上,父母一旦生出「偏心」,就一定會影響到家庭的和睦,輕則鬧得子女不和,重則子女如同仇敵,相互不再往來。
所以,想讓家中太平,父母做好榜樣,做到一碗水端平。
人來到這世上,無法選擇的就是:父母選擇不了子女,自己亦無法選擇父母。既然都是天定的緣分,無法改變,就好好珍惜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