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0多歲的趙愛軍大爺,從公園遛彎回來,剛走到單元門前,就被繼女劉芳攔住了去路。她臉色陰沉,伸手對著大爺說:「把房門鑰匙交出來,從現在起,就收拾行李走人,這個家不能住個賊!」
見劉芳對自己如此無理,趙大爺冷「哼」一聲不予理睬。
他繼續往家走,卻被劉芳一把拉住,「人要臉,樹要皮,這房子是陳家的,你沒權居住!」
這句話徹底傷到了趙大爺的自尊心,他掏出鑰匙扔在了地上,然后去敲家門。
開門的正是和他居住了16年的女朋友劉蘭芬,之所以不能稱之為老伴兒,是因為他們沒有領取結婚證。如今,劉蘭芬的女兒要趕走趙大爺,他竟找不出反駁的理由。
趙大爺見劉蘭芬的表情也是一臉冷漠,看樣子和女兒站在了一條戰線上。趙大爺再無留戀,收拾了自己的一些換洗衣服,去了大女兒趙莉家中。
一聽說父親被劉芳趕出家門,趙莉異常氣憤,她當即給媒體記者打電話求助,想為父親討回公道!
那麼,趙大爺與女朋友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?以至于生活了16年的半路夫妻,反目成仇呢?這一切還要從頭說起。
半路夫妻恩愛有加,本以為可以相伴到老,卻因為錢產生隔閡
趙大爺和原配妻子生下了兩個女兒之后,磕磕絆絆生活了20多年,等孩子都長大了,他就和妻子失婚,一個人獨居生活。
轉眼間,趙大爺從物價局退休。閑來無事,就加入了小區的「老年之友」行列,每天和大家一起跳舞、唱歌、下象棋,日子過得倒也悠哉悠哉。
就在這群老玩伴中,趙大爺認識了劉蘭芬大媽,她和趙大爺年齡相當,老伴因病去世,也是一個人獨自生活。
兩個人住的地方就隔著一個單元,一來二去就熟悉了,在不知不覺中產生了感情,擦出了愛情的火花,走到了一起。
兩位老人相愛,雙方子女都同意,紛紛送上了祝福,希望他們生活幸福。
和劉大媽好上之后,趙大爺看她居住的房子還沒有裝修,就自愿出錢裝修了一遍。
裝修好后,劉大媽邀請趙大爺同住。趙大爺就賣了自己的房屋,和劉大媽住在了一起。
劉大媽住的房子屬于兒子小陳,小陳在北京工作很少回來。劉大媽的女兒劉芳和她住得不遠,經常帶孩子回家看望。她見趙大爺好相處,就將孩子托給了母親照顧。
趙大爺也喜歡孩子,老兩口膝下多了一個小淘氣,反倒給生活增添不少的樂趣。
就這樣,趙大爺和劉大媽恩恩【愛☆愛】地過了十幾年。眼看著歲數越來越大,趙大爺就打算花錢買個公墓,他想百年之后和劉大娘合葬在一起。
但劉大媽卻另有想法,她計劃和前夫合葬,目的是一家人團圓。這件事讓兩個人之間有了隔閡。
就在此時,劉大媽的女兒給趙大爺介紹了一個生意,說利潤很高。趙大爺動了心,拿出所有積蓄,投資了十幾萬,結果卻是血本無歸。趙大爺因此心生抱怨。
積蓄都打了水漂,趙大爺和劉大媽又開始省吃儉用地攢錢。好不容易攢下了八萬多塊錢,劉芳要借用17000元。說好了三個月歸還,但半年過去了,這筆錢劉芳沒有要還的意思。
趙大爺張口催要,劉芳借故不還,還一臉的不高興,就連劉大媽也說他小氣。
趙大爺越想越氣:自己每個月的退休金一分不少地給了劉大媽,平時連零花錢都摳摳索索,太憋屈!這麼一想,他就將家里一張七萬元的存折私自拿走了。
劉大媽發現鎖在床頭柜里的存折不見了,立即就找趙大爺要,劉芳還指責趙大爺是家賊!于是,就出現了文章開頭的一幕。
雙方兒女參與其中,各說各的理,為了錢對簿公堂,兩位老人無奈分手
據趙大爺的女兒趙莉說,父親和劉大媽住在一起后,她們姐妹倆很少去打擾父親的生活,在經濟上父親也沒有幫助過。就在她最難的時候,曾經向父親張口借過一次錢,但卻被劉大媽的女兒回絕了。
從那時起,她就知道父親的心偏向劉大媽,他的感情和金錢也都給了劉大媽一家人。如今,劉大媽母女這樣對待父親,就是認錢不認人!
趙莉還說,她到銀行調了一下父親16年的工資和支出:收入共計41萬元,開支了39萬元,卡里僅剩2萬元。這些錢都花在了劉大媽家里,就算父親拿走七萬元,也是理所當然!
為了了解清楚事情的真相,記者陪同趙大爺來到了劉大媽家中。劉大媽一見趙大爺,一副愛答不理的模樣。她告訴記者,趙大爺離開家后,她打電話發信息,趙大爺都不回,還把她拉黑了,明擺著是不想在一起生活了!
而趙大爺卻說,是劉大媽拉黑了他,兩個人爭論起來,真是婆說婆有理,公說公有理。
劉大媽的女兒劉芳對記者說,自從趙大爺搬進來之后,都是由她經常來看望,而趙大爺的兩個女兒不管不問。
當初趙大爺花錢裝修房屋,也只是掏了一部分的裝修款,大部分還是弟弟花的,趙大爺住了這麼多年也不虧。
當記者提及17000元時,劉芳也承認,她說趙大爺是贈予她,但又反悔了。再說自己每年給趙大爺開藥,都是刷自己的醫保卡,這筆錢可以兩相抵扣,但趙大爺卻一直追著要。
劉芳認為,趙大爺就是把錢看得太重,沒把她當一家人。
劉芳還告訴記者,趙大爺之前不是這個樣子,這幾年變了,都是她的兩個女兒在背后挑唆,如今拿走七萬元,和他的女兒脫不了干系!
記者聽劉芳這麼一說,也明白了雙方矛盾的焦點,就是因為錢,尤其是那七萬元。
為此,記者特意找到了法律顧問,讓兩家坐在一起協商。誰知雙方都不同意調解,劉大媽認為那七萬元是她和趙大爺一起存的,屬于共同財產,應該一人一半。
而趙莉則認為,父親給劉大媽裝修的花費,是房子價值的一半,父親在經濟上應該得到補償。
雙方爭執不下,決定走司法程序。您覺得這件事怎麼處理才算合理呢?歡迎在評論區留言。
就在兩家兒女爭吵不休的時候,記者征求趙大爺的意見,他說自己和劉大媽其實有感情,兩個人過得也挺好,就是因為兒女們的摻合,為了錢才鬧得不可開交。如今他們都是高齡老人,一旦有一方病倒,還是自己的子女接手,早晚都要分開,不如好聚好散。
趙大爺的這番話,也道出了半路夫妻的無奈,因為雙方子女的參與,經濟上的糾紛,兩個相愛的人不得不分開。
記者也不禁為他們難過:可惜了這場半路情緣,因為錢對簿公堂!
結語
老話說,半路夫妻都是賊,其實這句話的意思是,再婚夫妻的婚姻是一場交易,交身不交心,在權衡利弊后,各取所需。
但老話還說,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,說明伴侶的重要性,只要掌握好婚姻中的「度」,恩愛到白頭的再婚夫妻也不在少數。
趙大爺和劉大媽心里都有對方,但兩個人的生活卻被雙方子女所左右,即便有16年的感情,談及錢時也鬧得分崩離析。他們或多或少是身不由己,最后以分手告終。
其實,老年獨居的人,身邊最需要有個噓寒問暖的伴兒。因為子女有自己的家,根本無暇顧及父母,所以能遇到一個攜手相伴的人,實屬不易,當格外珍惜。
作為子女,對父母再婚應該成全,并抱著感恩的心態,感謝那個幫你照顧父母的人,因為有她(他)陪伴在父母的身邊,讓你少了些對父母的牽掛,可以全身心投入自己的生活。
可惜很多子女并不領情,他們更看重父母的錢去了哪里,而不是父母有什麼樣的心理需要。這就是老年再婚夫妻的難:兩個人之間,隔著對方的子女和曾經的家庭!
#頭條創作挑戰賽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