孝敬父母是子女一輩子的功課,有孝心的人才能做得成大事,如果連自己的親生父母都不管不顧,那麼這個人就無可救藥了。
父母生養我們不容易,因為父母我們才能降生在這個美麗的世界上,這份恩情我們要銘記于心,永遠都不能忘記。
就有這麼一名女子,父母生了她們姐弟三人,在父親生病住院的時候,只有她是真的著急,妹妹和弟弟以工作為借口,不愿去看望父親,幸好她的丈夫支持她,把岳父接到家中。
在所有人眼中,她們姐弟三人,她是最沒出息的那一個,弟弟和妹妹都在城里上班,只有她嫁到了農村,每天都跟黃土地打交道。
別人不知道的是,她才是最有孝心的那一個。
自從她們長大之后,很少有時間陪在父母身邊,弟弟妹妹去城里工作之后,更是沒有時間回家,就連過年過節也是給父母轉幾百塊表達孝心。
她嫁到了隔壁村子里,去父母家很方便,平日里做了什麼好吃的,她都會裝一碗給父母送過去,到了那里飯菜都是熱乎的。
不得不說,弟弟和妹妹過得都比她好,比她有錢,別人就會覺得他們有出息,她這個當大姐的,是最沒出息的那一個,所以也只能給父母多做點好吃的了。
對于別人這樣的評價,她沒什麼感覺,丈夫卻為她感覺不公平,明明她才是對父母最好的那個人,在別人眼里這些全都是廉價的,難道送去的飯菜,時常的陪伴,還比不上偶爾給的那幾百塊錢嗎?
丈夫心中是有怨氣的,但是他也是一個孝順的人,不會阻止妻子對岳父岳母好。
有一次,她得知父親生病了,需要住院,醫藥費是一筆大開銷,她趕緊收拾了行李,拿上家里的錢想要趕往父母家。
丈夫一把攔住了她,讓她給弟弟和妹妹打電話,把父親生病的消息告訴他們,丈夫的意思是,孝順父母要平等,父親生病住院這麼大的事,必須讓弟弟和妹妹一起過去。
她撥通了弟弟和妹妹的電話,得到的回答很相似,他們都說自己在城里工作忙,反正她家離得近,她自己去就行了。
對于這個回答,她很無奈,也顧不得計較,拿上行李就要走,丈夫奪過行李又一次攔住了她說:你不許去,你暈車不知道嗎?我去把父親接過來。
聽到丈夫關心的話語,她很欣慰,也很知足,丈夫能夠理解她的一片孝心,從不阻攔她對父母好,還同樣孝順岳父岳母,嫁給他,她覺得很安心。
作者觀點:文中所述的女子是一個孝順的人,這份孝順不是在金錢里,也不是在虛無縹緲的有出息里,而是在一碗平常的飯菜中,一段午后陪伴父母的時光里。
作為父母,其實不奢求子女能夠有多大的出息,他們想要的只是能夠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在一起。
真正的孝順不是在嘴上,也不是能夠用錢就能表達的,它體現在行動上,多花時間陪陪父母,多和他們談談心,比給他錢還能讓他開心。
一個沒有孝心的人,就是沒有憐憫之心,就算有了好工作,掙了大錢,也不會得到別人的稱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