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句俗話說得很好,不當家的人不知道柴米貴。這句話的確有道理,畢竟錢不是從自己口袋里掏出去的,自然不會知道開支多少,也不會感到心疼。
夫妻之間在一起生活,丈夫需要做到理解妻子帶孩子做家務的不容易,妻子自然也要理解丈夫掙錢養家不容易,并且做到尊重丈夫的勞動成果。
不應該以丈夫是否愿意為自己花錢,來衡量丈夫的愛,畢竟務實才是根本。過分提出要求,不僅讓丈夫為難,自己得不到幸福,而且容易傷感情。
女子責怪丈夫不給她花錢,坐在地上哭泣不愿起來:你根本就不愛我。
這名女子家境富裕,父母在城里有車有房,而且還有三家連鎖店。而父母只有她一個女兒,所以格外寵愛,寧可給她零花錢,也不讓她去打工。
從小就嬌生慣養,在父母的溺愛下,她衣來伸手,飯來張口,無形中就養成了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慣,甚至婚后有了孩子都無法改變。
丈夫擔心她亂花錢,所以婚后沒有把積蓄給她保管,讓她每天負責在家里洗衣服做飯,如果有需要用錢的地方,再開口問他要。
但是她不懂珍惜丈夫的辛苦錢,每個月都要買新衣服。之前丈夫也愿意把錢給她拿去買衣服,可自從有孩子以后,家里的開支變大,所以丈夫想節約開支。
可她不理解丈夫的難處,以為丈夫不給她買衣服是不愛她,所以又哭又鬧,而且還險些失婚。還好婆婆機智,挽救了他們的婚姻。
當時,她問丈夫要錢去買衣服,丈夫告訴她,家里的積蓄僅剩無幾,只夠維持家里的日常開銷,等他下個月發工資再把錢給她買衣服。
奈何她不聽丈夫的勸,癱坐在家門口哭泣,嘴里還不停地念叨丈夫不愛她,舍不得為她花錢,而且還表示要失婚。
丈夫看到她這個樣子便來氣,覺得她不尊重自己的勞動成果也就罷了,竟然還敢否認對她的愛,于是就來到她身旁訓斥她不懂得省吃儉用。
母親聽到他們在爭吵,便跑來安慰她不要哭泣,表示有私房錢,愿意把錢給她拿去買衣服。但是,她就是不愿意站起身來,依舊癱坐在地上哭泣。
母親無奈之下訓斥兒子:自己的媳婦要買一件衣服你都不舍得掏錢,你這個丈夫做得實在太失敗了,讓我兒媳跟著你過苦日子。
她聽到婆婆說的這番話之后,心里才平靜許多,然后才站起身來。
作者觀點:不難看得出來,文中所述的這名女子并不理解丈夫的不易,也不懂得尊重丈夫的勞動成果,所以才會癱坐在地上哭泣。
試想一下,丈夫已經明確表示,積蓄只夠維持家里的日常開銷,下個月發工資再給她買衣服,丈夫都這樣說了,她竟然還不知足。
難道讓丈夫不顧家里人的溫飽,拿錢去給她買衣服,這樣她才開心嗎?如果丈夫這樣做,那麼這個丈夫可能就不是一個值得她托付終身的男人了。
因為丈夫一旦不顧全大局,把錢拿去給她買衣服,那只能說明他沒有大局觀和沒有責任心,不顧孩子和父母,只懂得取悅她。
所以,她應該理解自己的丈夫,做一個善解人意的妻子,不讓丈夫為難。更不要拿丈夫是否舍得為她花錢,來衡量丈夫的愛。
畢竟丈夫要顧全大局,他要保證全家老少都能吃飽穿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