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句俗話說得好,可憐天下父母心,相信天底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兒女能過得幸福。
即便因為某些事情而發生爭吵,相信也只是暫時生氣,不會記仇,等彼此氣消之后,依然能和好如初。
但是,遇到矛盾的時候,建議子女主動向父母低頭,而不是讓父母先低頭,畢竟他們是長輩。
遠嫁女子被凈身出戶,想起結婚之前和父母鬧矛盾,不聽父母的話,所以失婚后不敢帶著孩子回娘家。為了維持生計,背孩子來工地搬磚。
這名女子年輕的時候跟父母到工地去干活,期間認識了一名男子,并且還瞞著父母跟男子戀愛。
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,她才向父母公開自己的戀愛情況。父母得知以后,堅決反對她嫁給那名男子。
父母覺得男子的家在外地,他們不希望她遠嫁。而且男子家庭條件不好,所以父母認定嫁給他不會幸福。
可是,她不聽父母的話,寧愿跟父母斷絕往來也執意要嫁給男子。
結果不出父母所料,結婚四年之后,男子就嫌棄她了,覺得她對整個家庭沒有貢獻,整個家庭都依靠他一個人掙錢來維持。
但是,她不服氣,因為她結婚后忙著做家務,忙著相夫教子,所以并沒有像男子所說的那樣,對家庭沒有貢獻。
兩人為此發生爭吵,鬧得不可開交,期間男子把她趕出家門,并且跟她提出失婚,表示讓她凈身出戶。
她尋思著,男子家里也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,于是就對他說:我可以答應凈身出戶,但是孩子必須跟著我一起生活。
男子沒有猶豫,就直接答應了。
失婚以后,她考慮過帶著孩子回娘家居住,可是又想起結婚之前,曾經跟父母鬧矛盾,并且結婚以后,也沒有主動和父母聯系。
想到這些,她不敢帶著孩子回娘家。
為了維持生計,她想過要找一份好工作掙錢把孩子撫養長大,可是自己沒有太多工作經驗。
好在記得年輕的時候,曾經和父母在工地干活。
于是,她背著孩子來到工地找工作,但是包工頭覺得她背著一個孩子工作很不方便,所以當場拒絕收留她。
她把自己的經歷告訴了包工頭,包工頭覺得她可憐,為了讓她有口飯吃,才同意暫時留她在工地負責搬磚。
作者觀點:其實,文中所述的這名女子失婚以后,她應該先帶孩子回娘家,沒有必要考慮之前和父母鬧矛盾的事情。
她之所以不敢回去,估計就是覺得父母可能還責怪她,擔心帶著孩子回去之后會吃閉門羹。
這種想法其實是不對的,只要她懂得換位思考,就能悟出其中的道理。如果將來自己的孩子長大了,然后鬧矛盾,自己是否會記仇?
當然了,如果自己不會記仇,相信父母也不會記仇。畢竟血濃于水,孩子和父母,打折骨頭連著筋,父母盼著自己的兒女幸福。
所以,即便自己能吃苦,也應該為孩子的成長環境考慮,不應該讓孩子跟著自己在工地干活,受風吹日曬雨淋之苦。
應該帶著孩子回娘家,并且主動向父母道歉,然后一家人和睦相處,爭取過上衣食無憂的幸福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