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的一生要分為不同的階段,在每個階段對感情的理解不同,沒結婚之前,親情是一個人最看重的,結了婚之后,愛情就顯得尤為重要。
在沒結婚之前,生活的重心放在父母和兄弟姐妹身上,結了婚之后,就該以自己的小家為生活的重心,如果拎不清,就會給生活帶來麻煩。
就有這麼一個例子,一名女子拎不清,婚后總是拿丈夫掙的錢補貼娘家,還拿出自家全部的積蓄為娘家弟弟買房,這個行為觸怒了丈夫,被丈夫趕出家門。
她是家里的長女,父母給她生了一個弟弟,從弟弟出生的那天起,父母就教育她要當一個好姐姐,事事都要為弟弟著想。
在父母的耳提面命下,她對弟弟非常好,有好吃的會先給弟弟吃,放學了也會帶著弟弟出去玩,父母工作忙,可以說是她把弟弟帶大的。
有一年,父親生了重病,失去了勞動能力,無奈之下,母親讓她休學出去打工掙錢,供弟弟上學。
慢慢地,她身上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多,最初,只是弟弟的學雜費需要她提供,後來還有家庭日常開銷也要她去掙,最后竟然連父親的醫藥費也得找她要了。
她每天要打兩份工,同齡人穿得花花綠綠在外面玩的時候,她在陰暗的小房間里干著活,不知道未來是什麼。
她這樣的家庭,想要找一個好人家嫁了是非常困難的,但是上天憐憫,讓她在工作中遇到了一個好男人。
男子對她一見鐘情,看著她可憐的模樣,產生了一種保護欲,後來即便知道了她的家庭情況也不嫌棄,毅然選擇和她結婚。
能夠嫁給丈夫,她很感激,從那之后,她住進了新房,丈夫心疼她,不讓她出去上班,讓她在家享福。
男子是一個有能力的人,每個月掙兩萬多,他只留下零頭當作生活費,剩下的兩萬元會按時交到她手中。
這樣的日子讓她很安心,手里有錢后也會經常補貼娘家,父母得知她日子過得好了,把心思又打到了她頭上。
他們要求她給弟弟攢錢買房,還說她過得好了不能忘了弟弟,要不這個當姐姐的就是不稱職。
一直以來,弟弟都是她心尖上的那個人,結婚買房這樣的大事她更不可能不管,想到丈夫能掙錢,不如就把錢先給弟弟買房,反正錢沒有了丈夫還能掙。
她沒有和丈夫商量,就把攢下的50萬元全都給弟弟買房娶媳婦用了,這件事被丈夫知道的時候,他發了好大的脾氣。
丈夫訓斥她拎不清,竟然把這麼多錢都拿給弟弟用,這是不管他們這個小家了,激動之下,丈夫給她收拾好行李,把她趕出家門,揚言:你回家跟著你弟弟去過吧。
作者觀點:不管是親情還是愛情,對一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,但是作為一個成年人,一定要分得清主次。
文中所述的女子已經結婚了,和丈夫組建了自己的家庭,那麼就要對這個小家負責,這個家才是她首先要考慮的。
丈夫每月辛苦掙錢,她卻私自把錢都拿給弟弟用,這麼做是對丈夫的不尊重,也表明她根本就沒有把自己的家放在心上。
丈夫掙的錢是他們的共同財產,用錢的時候一定要和丈夫商量好,掏空自己去幫助弟弟,怎麼說都是不理智的。
弟弟和她的感情深厚,看到弟弟需要幫助,姐姐沒有不幫的道理,但是幫人也要掌握好度,即使是親弟弟,也不能掏空了自己的口袋去幫,也要給自己的小家留一條后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