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建樂和母親一起,被拐賣到內蒙古時,還只有2歲。母親也因神志不清忘記了家的方向。
直到30年后,母親突然反復念叨一個「蔡家寨」的地名。根據查詢,這是距離內蒙古2600公里之外的一個小村落。
母親為什麼會突然提及這個地名?這和母子的身世有關嗎?程建樂尋親的心再次被激活,他決定帶著母親自駕前往。千里之外,等待母子的究竟是什麼呢?
30年來,程建樂無數次問母親,家在哪兒,家里還有什麼人?可每次都沒有答案。
從他記事起,母親就神志不清,記不得自己姓甚名誰,想不起家在哪里。甚至30年來,母親一直沒有戶口,以「黑戶」的身份在內蒙古生活。
程建樂聽村上的老人回憶說,當時程母的口音像是云南或者貴州那邊的人,除此之外再無其他信息。
不幸的童年,寄人籬下的生活,讓程建樂對家充滿了渴望。
母親口中時常提起的「禮康」和「建義」兩個名字,更是讓他堅信母親有兩個孩子。
然而這些年來,他的尋親毫無頭緒。直到母親反復念叨「蔡家寨」的地名,才重新有了進展。
經過在地圖上查詢比對,程建樂發現在貴州省黔西南州晴隆縣城,有一個名叫「蔡家村」的地方,最為接近。
當程建樂和妻子對著母親,念到「晴隆」「二十四道拐」「蔡家村」等地名時,一直神志不清的母親居然會跟著重復。
而距離蔡家村較遠的地方,母親就會搖頭表示否認。
這讓程建樂燃起了回家的希望。
由于母親沒有戶口,無法搭乘公共交通工具。程建樂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,他要開車自駕,帶著母親去尋找遠方的家。
出發當天,程建樂將自己和母親的信息,登記在寶貝回家網站上。
母子二人30年前,疑似在貴州晴隆縣蔡家村被拐,母親姓楊,家中可能還有父親和哥哥。
寶貝回家志愿者在接到程建樂尋親的請求后,迅速與寶貝回家貴州群聯系。
由于程建樂提供的信息非常有限,晴隆縣當地志愿者于是到蔡家村轄區派出所,尋求幫助。
在晴隆縣蓮城派出所,員警沒有查詢到程建樂母子被拐前的個人信息。
如果程建樂母子真的是在當地被拐,只要家人報案,派出所就會有備案記錄。
為了準確地核實信息,員警決定與志愿者一同去蔡家村了解情況。
蔡家村有20幾個自然村寨,20幾個自然小組,800多戶4000多人,僅憑眼下的模糊線索很難打聽信息。
難道程建樂剛剛啟程,就要無功而返了嗎?
一天時間,程建樂已經開車駛入陜西境內,行駛了三分之一的路程。
正當志愿者和員警一籌莫展時,當地傳來消息,村上有一戶蔡姓人家30年前有一對母子失蹤了。
志愿者和員警立即登門走訪,蔡玉濤提到妻兒失蹤的事,仿佛不愿多談。
就在此時,從門內走出蔡玉濤的兒子蔡禮康。
他坦承自己家中確實有母親和弟弟走失,母親名叫楊超萍,弟弟名叫蔡建義。
蔡家父子拿出了戶口本,里面分別是父親蔡玉濤,哥哥蔡禮康和弟弟蔡建義的戶口。
令人感到蹊蹺的是,為什麼沒有母親楊超萍的戶口呢?
蔡禮康回憶,當時自己只有4歲,是看著母親和弟弟離開的,母親拎著一個袋子背著弟弟,沿著村口的小路往外走了。
記得母親走的時候,沒有回頭。
蔡禮康比弟弟蔡建義大2歲,他不知道為什麼母親會帶著弟弟離開,也不知道他們去了哪里。
成年后蔡禮康也試圖去尋找母親和弟弟的下落,然而天南地北,又要往哪個方向去找?
自從妻兒離家后,村上的風言風語讓蔡玉濤一蹶不振。
他沒有報案沒有聲張,不愿對任何人提及此事。
隨后,派出所員警采集了蔡玉濤的血液樣本,準備與程建樂做進一步的DNA比對。
與此同時,程建樂已經到達重慶,距離晴隆不足600公里。
程建樂的妻子說,自己曾聽村上的人提起過,當初婆婆來到內蒙古時,并不是今天這個樣子。
她體態苗條,樣貌清秀,是村上賢惠能干的媳婦。
然而,程建樂的養父有嚴重的家庭暴力,程母不堪忍受,便數次帶著程建樂想要逃離那個家。
被找回去后,母子就要被毒打。
數次之后,程建樂的母親就變成今天這個樣子,神志失常沒有了記憶。
程建樂故作輕松地回憶著自己在成年后,是如何與養父交涉,保證母親正常生活的。這看似云淡風輕的記憶,實則重如千鈞。
也正因為母子如此悲慘的遭遇才讓他堅信,自己和母親是被拐賣的,自己還有家和親人。
漸漸地,程建樂距離晴隆縣不足兩公里了。
程建樂突然放慢了車速,從內蒙古到貴州,2600公里的距離,他走了30年。這段路程,太遙遠了。
很快,蔡玉濤與程建樂的DNA鑒定結果出來了。程建樂就是蔡玉濤的兒子蔡建義,母親就是楊超萍。
為了迎接程建樂母子,蔡家殺了六只雞,一頭豬,做起了大鍋飯。
蔡禮康一眼就認出程建樂,程建樂也一眼認出了蔡禮康。
這對失散30年的兄弟,在第一時間認出了彼此。
三十年來的孤獨、思念,都融化在這一個兄弟間的擁抱中。
蔡禮康扶著母親,拉著弟弟,帶他們回家。
當看見父親那一刻,一向冷靜堅強的程建樂淚如雨下。
一聲「我回來了」飽含兒子30年的委屈,30年對家的思念。
見到失散妻兒,蔡玉濤也紅了眼睛,一家四口終于團聚了。
蔡禮康將保存完好的戶口拿給弟弟看。
30年過去了,他們一直保留著當年「小建義」的戶口,他們從沒有忘記那個離家的孩子。
終于,程建樂知道自己叫蔡建義,貴州省黔西南州晴隆縣蔡家村人。
時隔三十年的團圓飯,遲到三十年的全家福。
分離曾經讓他們變得疏遠和陌生,但親情卻對抗了時間,讓他們重逢和相遇。
程建樂決定帶著母親在蔡家村過年,希望母親能在熟悉的地方,能在家找回記憶,恢復清醒。
希望每一個漂泊流浪沒有找到家的寶貝,都能夠堅持心中有愛,有期待。
早日找到親人,早日回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