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
張先生面對出生的兒子,感覺沒有一點像自己,他偷偷地去做了親子鑒定,孩子不是他的,知道了真相后反而要求妻子跟自己回家。
張先生和妻子羅女士婚后有了三個孩子,他為了一家人的生計不得不出去打工賺錢。
當再次知道妻子要生孩子時,張先生已經懷疑了,因為生孩子的時間和他在家的時間不對。
匆匆趕回家,孩子已經生下來了,當場就看到孩子不像自己,但想著孩子還小,再大點或者找一個機會去做親子鑒定。
日子就這樣慢慢過著,對于丈夫的懷疑,妻子羅女士一聲不吭,根本沒為自己辯解,再加上平日里的雞零狗碎,矛盾越積越多。
最后羅女士選擇離家,抱著孩子在外面租房子。
張先生沒再出遠門工作,只在附近找了一個臨時工,想著經常回家還能照看妻子和家里的幾個孩子。
出去也好,兩個人經常爭吵也不是一個辦法,先分開一段時間都冷靜冷靜。
但張先生有空還是會去看妻子和小兒子的,去的次數多,總能碰到妻子租房子的房東,讓他突然想起自己的這個小兒子越來越像房東。
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,他偷偷拔掉孩子一根頭髮,拿去做親子鑒定。
結果出來了,孩子不是他的,當證據擺在妻子面前時,羅女士絲毫不慌張,大膽承認是她出gui了,但是是男人逼他的。
2在他們的婚姻中,張先生賺得錢少,不夠家用,還動不動打她,要物質沒物質,要精神沒精神,看不到未來的希望,又舍不得孩子,所以就犯下了錯。
羅女士說,就算知道是自己有錯在先,也不想和張先生再過日子了,寧愿一個人帶著孩子租房子住,也不愿意和他一塊回去。
事情弄得越來越僵,沒辦法,張先生找人來調解。讓妻子把這個小兒子送還給他的親生父親,他可以看在家里還有三個孩子的份上既往不咎。仍然會好好和妻子過日子。
但是妻子不愿意,調解員找到了孩子的親生父親,希望能承擔起責任,但來到房東家中才知道,房東有老婆孩子,并且對羅女士生這個孩子矢口否認。
這又是一個女人的悲劇。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。用外遇去解決自己婚姻出現的問題。
可是,這不等于從一個渣男到另一個渣男嗎?人家房東根本不承認這個孩子。
房東老婆說,羅女人不斷以孩子的借口打視訊電話,不是小孩子不吃飯,就是不睡覺,諸如此類的小事來騷擾她老公。要孩子又不給,明顯是想拿孩子把房東老婆擠走讓她好上位。
從一個被人可憐的女人變成了一個被人憎恨的小三。
同是女人,何苦為難女人呢?他老婆又沒錯,為什麼非要把人家的家庭拆散呢?即使讓人家兩口子失婚,她上位后能幸福嗎?
那個房東自始至終就不承認這個孩子,可見把羅女士當什麼了,玩玩而已。
3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。
不會經營婚姻的女人,換再多個男人仍然過不好,不但過不好婚姻,這一生都不會幸福,因為她根本不會愛自己,又怎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和愛呢?
和自己老公生三個孩子,負擔很重的,既然嫌棄老公不賺錢,為何不共同努力賺錢?沒那個經濟能力,又干嘛生那麼多孩子呢?
嫌棄自己老公沒本事,就又想用生孩子拴住另一個有錢男人,來尋求更多的物質幫助。
可曾知道,當你伸手要錢要利益時,已經被人看不起了,那就別怪別人對你各種的不客氣,種下什麼因就得什麼果。
宮崎駿說:「不要輕易去依賴一個人,它會成為你的習慣,當分別來臨,你失去的不是某個人,而是你精神的支柱,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學會獨立行走,它會讓你走得更坦然些。」
學不會經濟獨立的人,就沒有獨立的人格和尊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