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
搜索

搜索站內資源

「0彩禮沒問題,只要做到這3點!」,一個丈母娘提出的要求,讓所有人深思......

song 2023/02/23

深夜10點,我忽然收到許久未聯系的表姐一通「信息轟炸」。

表姐告訴我,女兒小倩馬上要結婚了,可自己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。

因為準女婿小周的家庭條件,太出乎她的意料了......

小周是小倩的高中同學,上有姐姐,下有弟弟。

父母都在務農,身體不好還沒有社保,老兩口掙的錢除了日常開銷和供3個孩子讀書,基本沒有存余。

而小倩是表姐家的獨生女,從小在城市生活,被精心呵護長大。

表姐一想到女兒嫁給小周,大機率會過得很辛苦,心里就隱隱生出難言的酸楚。

所以,她一開始就強硬地提出: 「買房和彩禮一個都不能少,沒得商量。」

她想用這個「不近人情」的條件逼退小周。

沒想到小倩卻認定了對方,反懟表姐:

「我們這麼年輕,房子、車子不可以自己掙嗎?你別瞎操心了!」

小周也緊隨其后,拎著一大堆禮物來到表姐家表明心意。

看著兩個一臉堅定的年輕人,表姐知道,自己根本阻擋不了......

于是,她和表姐夫經過一番艱難的心理斗爭后,向小周提出:

你們自己掙錢買房、買車,沒問題;0彩禮,也沒問題,但你答應我,要做到這3件事。

不和公婆同住,小家獨立

這個要求,跟小倩「是否喜歡公婆」以及「是否孝順」完全無關。

之所以這樣要求,有兩個原因。

首先是,兩代人的生活習慣差異很大,長期住在一起,很容易產生矛盾。

飲食上,小倩愛吃面食,常常無辣不歡,你的父母則完全相反;

作息上,你和小倩都喜歡熬夜、睡懶覺,我們這個年紀的人則習慣早睡早起。

在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上,年輕人和老年人也有很大的差異。

生活細節上的巨大差異,就算是兩個相愛的年輕人,都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的磨合,更別說沒有血緣關系的兩代人了。

就算是一方遷就另一方,短時間可能沒問題,但如果長期相處,必然會導致雙方關系破裂。

最近我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,說的就是女孩和公婆住在一起的種種不便:

她在家不敢和老公過于親熱,因為害怕一不小心被公婆撞上;不敢隨意躺在沙發上,因為要注意自己的姿態和穿著是否得體。

就算上班很累,回到家也得干一點家務,因為不想讓公婆說她懶。

女孩說這樣的生活,讓她感到特別壓抑,她好想兩個人單獨生活。

她可以學著做飯,學著打理家務,就算累一點也沒關系。

你看,對女孩來說, 寧愿多付出一點,也很難接受長期處在緊繃的狀態里。

和公婆短期的相聚,可以增加感情,但長期同住,往往只會消耗彼此的心力。

來源:全景視覺

不希望小倩和公婆同住的另一個原因,是兩代人的三觀和育兒理念完全不同。

你說過,你的父母大半輩子省吃儉用,他們的消費觀是「能省則省」。

但你也知道,小倩在花錢上一向比較隨性,你覺得住在一起,你的父母能接受她的消費習慣嗎?

如果未來有了孩子,在孩子教育上,兩代人的育兒理念往往也會成為矛盾的焦點。

所以,我覺得雙方父母全部退出,不干涉你們的小家庭是最合適的。

婚姻幸福的前提,其實就是兩個年輕人各自脫離原生家庭,去組建、經營屬于自己的小家,而不是一方去融入另一方的家庭。

《為何家會傷人》中有一句話,很值得父母們謹記:

「夫妻關系是家庭的核心,夫妻擁有話語權,那麼這個家庭就會穩如磐石。」

確實,很多家庭的不幸,都是話語權錯位造成的。

只有我們父母懂得適時放手,把話語權和選擇權交給你們,才能避免你們兩人把生活中的小摩擦變成兩個家庭的大矛盾。

父母有父母的生活,兒女有兒女的人生。

互不干涉,彼此牽掛,時常相聚,才是兩代人最好的相處方式。

來源:全景視覺

姿態平等,分擔家庭責任

小倩從小到大基本沒吃過什麼苦,甚至家務也不太會做。

但她愿意改變自己的習慣,去學習做一個好妻子,這并不是出于「本分」,而是因為她很愛你。

如果她全心全意的愛和付出,婚后被你們看成「理所當然」,那對她而言無疑就是最大的傷害。

所以,我希望婚后你們能平等地分擔家庭責任,尊重彼此的付出。

網上有一則視訊,叫做《我從不幫我太太》,視訊里的一位小哥自訴:

「我從不幫我太太打掃,因為我也住在這里,本來就有打掃義務;

「我從不幫我太太煮飯,因為我也要吃飯,本身就應該學會做飯;

「我從不幫我太太洗碗碟,因為那些碗碟我也一直在用;

「我從不幫我太太帶孩子,因為他們也是我的孩子……」

其實,婚姻里本就沒有誰幫誰,也沒有規定誰該做什麼。

你們是感情中的伴侶,更是生活里的合作伙伴。

小倩可以為了愛情和家庭付出,我也希望身為丈夫的你,能在生活中對她多一點關愛和呵護,少一些忽略和苛責。

當她洗衣、做飯,收拾屋子時,希望你能主動和她一起,而不是視若無睹地玩手機;

當她工作了一天還要起夜喂奶時,希望你能擔起丈夫和父親的責任,溫柔地陪在她身邊,照顧好自己的妻子和孩子;

當她心情不好,情緒失控時,希望你能耐心地抱抱她,給她慰藉和力量,而不是指責她「公主病」「無理取鬧」......

來源:全景視覺

有位作家曾說:

「婚姻的基礎是愛情,是依戀,是尊重。」

一個女人必定要深愛一個人,才會心甘情愿承受生養之難和家務之累。

希望你不要辜負這份深愛,更不要用「理所當然」去消耗彼此的感情。

換位思考,相互理解包容

婚姻中難免會產生沖突和矛盾,很多夫妻在面對沖突時,常常習慣互相指責,甚至惡語傷人。

如果你們都習慣以自己為中心,不去換位思考,天長日久,再相愛的兩個人,也會因為互相厭倦而分手。

很多時候,只要能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看問題,夫妻間矛盾便會煙消云散。

主持人馬丁在綜藝節目《我是演說家》中講了一個故事。

他說自己搞不懂,為什麼老婆剛生完孩子,就突然從以前溫柔可愛的女生變成一個暴躁易怒的「潑婦」。

有天晚上,馬丁正躲在書房里打游戲她老婆突然走了進來。

看到他玩得不亦樂乎,老婆立馬火冒三丈,一下子就把手里端著的鯽魚湯潑了在了他的電腦上,馬丁和老婆大吵了一架。

吵完架后,他本想摔門而去,老婆卻給他發來信息:

「你能不能陪我坐一天月子?我干什麼,你就陪著干什麼,一天就行!」

馬丁想都沒想就同意了。

然而,還沒到一整天,他就差點崩潰。

他從來不知道,嬰兒大約每兩小時就要喂一次奶,白天晚上都一樣。

媽媽們每天除了夜里要忍著睡意起床喂奶,還要拍嗝、洗屁屁、換尿布……

孩子一會吐了,一會拉了,一會尿了,好不容易哄睡著,一放下又醒了。

直到那天,馬丁才發現老婆原來這麼不容易,他一下子就理解了老婆先前的滿腔怒火。

《增廣賢文》告誡我們做人要「以責人之心責己,以恕己之心恕人」。

其實,夫妻之間更應該如此。

有人說,一個家庭最大的不幸,就是每個人都在認真地做對方的「差評師」。

確實如此。

夫妻之間,彼此包容,少一些相互指責,多一點換位思考,才能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、幸福美滿。

來源:全景視覺

英國作家巴法利·尼克斯說:

「婚姻是一本書,第一章寫的是詩篇,而其余則是平淡的散文。」

確實,婚姻始于兩個人相愛,但一段好的婚姻,卻不僅僅只有愛。

它還有兩個人和而不同的認知,相守到底的信念,以及相濡以沫的恩情。

我們常說相愛容易,相守難。

每一對新人在邁入婚姻殿堂之前,都曾經無數次憧憬婚后的美好生活。

但歷經世事后,我們發現只有那些懂得換位思考,明白求同存異,愿意責任共擔的夫妻,才能收獲最終的幸福。

作為父母,我們非常樂意為你們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幫助。

只要你們有需要,我們就一直在。

愿你們在今后的歲月中,舉案齊眉,攜手同心,一起走過人生的歲歲年年。

用戶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