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家庭里,不僅需要有人在外負掙錢維持生計,也需要有人負責在家里照顧老人和小孩,以及做家務。
雖然分工不同,但是無論是在外打工掙錢養家,還是留守家中做家務,都是在為家庭做貢獻。
所以,應該相互尊重,并且還需要理解彼此的不易。不該自認功高,而不尊重對方,這樣容易影響到彼此的感情。
女子問丈夫要生活費,他生氣就把錢撒在地上,并且對她說,有本事就自己出去掙錢。女子感到委屈,便提出失婚。
這名女子和她的丈夫,是通過父母介紹認識的。丈夫家庭經濟條件不好,而女子的父母在城里有店鋪也有加工廠,經濟條件優越。所以,在他們結婚之前就在城里給他們購買了一套房子。
婚后,兩人在城里打工,兩人的收入足以讓他們過上衣食無憂的幸福生活。後來在他們結婚后的第二年,女子生下了一個女兒,為了方便照顧孩子,她便辭退工作,全職在家帶孩子了。
家里的一切開支,依靠丈夫一個人來承擔。于是,他便跟女子商量,當前的工作收入太低,他想到其他城市去找一份高薪的工作,多掙錢才能給她和孩子過上幸福生活。
女子心里很清楚,夫妻異地生活,會影響到彼此之間的感情,可是為了生活又不能不讓丈夫背井離鄉去打工,所以在丈夫提出要去外地工作的時候,她沒有猶豫就答應了。
起初,丈夫每個月都按時寄錢回家給她當作生活費,并且每天都會利用下班的時間打電話回來給她,噓寒問暖,以及問孩子的成長情況。丈夫的做法,讓她感到很踏實。
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,丈夫的做法發生了巨大的變化,他不再寄錢回家,每天也不打電話回來,就算她打電話問丈夫要生活費,丈夫也是訓斥她一頓之后才會把生活費寄給她。
丈夫的變化,讓她感到很不安,但是她依然理解丈夫,她覺得可能是丈夫在外工作不容易,壓力太大,可是沒有地方發泄才會訓斥她,所以她并沒有跟丈夫斤斤計較。
後來有一次,丈夫從外地回來,僅在家休息一天便要離開。當時丈夫提著一個行李箱準備出門,她上前對丈夫說:我和孩子已經沒有生活費了,你得留下一些錢給我們。
丈夫聽了她的話一起便生氣了,他從口袋里掏出一沓錢,然后撒在地上,并且還對女子說:你每天都在家里閑著,還總是問我要錢花,有本事你就自己出去掙錢,不要依賴我。
妻子看到他把錢撒在地上,和聽到他這番無理的話之后也生氣了。于是,她便對丈夫說:如果不是為了照顧你和我的孩子,你以為我想留在家里嗎?要不你來帶孩子,我外出打工掙錢養家?
丈夫沒有回話,就直接提著行李走出家門了。丈夫離開以后,她蹲在地上哭泣了很久,然后才站起身來,發信息給他提失婚。
編輯搜圖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(最多18字)
作者觀點:夫妻在一起生活,要想過得幸福,就得學會相互理解,妻子理解丈夫在外掙錢不容易,而丈夫需要理解妻子的持家不易。
文中所述的這位丈夫,從他的做法中不難看出,他根本不理解妻子持家帶孩子不容易,只知道妻子問他要錢花。
要知道,他給的錢,也是用在他的孩子身上,雖然妻子也拿他的錢來當自己的生活費,可是妻子在家帶孩子,不問他要生活費,又該怎麼生活呢?
他只看到自己的付出,卻看不到妻子對家庭的付出,以為自己對整個家庭的貢獻大,所以才敢把給妻子和孩子的生活費撒在地上,不給妻子好臉色。
試想一下,如果妻子不負責在家里帶孩子,她依然在外工作,她至于問他要生活費嗎?